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科普墅走进公共场馆 多元形式赋能科普
2025年以来,拱墅区科协聚焦群众喜爱的科普内容,不断丰富活动形式,通过 “大运河边的科普墅”系列活动,以 “趣味化、场景化、实践化” 为核心,带动各类科普活动走进公共场馆。主题讲座、科普展览、实验课程、实验秀…吸引数千名青少年及市民参与,将 “听得懂、学得会、玩得转” 的科普理念落地生根,让群众在互动与探索中感受科学。
主题讲座邀请航空航天、人工智能、野生动物等领域专家主讲,以“讲述科技工作者故事,弘扬科学精神”为主线,采取“科学知识+科研经历+好书推荐” 分享模式,用通俗语言讲解专业知识,带领公众追溯航天探索历程、解读深海生态奥秘、揭秘可可西里动物生存智慧、剖析 “AI 从大模型到具身智能” 发展历程、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“AI助手”。通过活动,让更多人学科学、爱科学,也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科技工作者的坚守与热爱。
科普展览以“科普墅”原创系列读本为核心内容,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多形态展示。《拱普食安 墅向幸?!菲占笆称钒踩叮鼗?“舌尖安全”;《拱学新质 墅达未来》展示纳米技术与智能家居,诠释新质生产力改变生活;《拱学新质 墅赢未来》聚焦生命健康领域,解读 AI 诊疗、新材料等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应用。通过科普展、读本及动画等组合载体,让科技创新成果以多种不同形式走进生活。展览在拱墅区图书馆、武林之星博览中心等场所展出。
沉浸式科普课程及实验秀,让书本里的科学知识看得见、动起来,让科学知识可触及。青少年们在动手中,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,从潜望镜制作中学习 “光的反射”、从萃取叶绿素中感受植物奥秘、从液体测身高感知连通器和浮力原理…在充满趣味与挑战中,感受科学奥秘。
拱墅区科协通过“大运河边的科普墅” 系列活动,以群众需求为核心,推出“五个百”科普惠民举措。2025年,全区累计有科学传播员100余人、科普阵地123处,开展各类科普课堂活动150余场,发布推荐科学好书100本,原创科普挂图或展板170余种。
未来,拱墅区科协将继续整合资源,组织开展更多多元化、高质量的科普活动,持续搭建 “科学与大众” 之间的桥梁,让好奇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发芽,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走进群众生活。(拱墅区科协)